所慶八十周年專題
|
通知公告
2018年7月2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植物所”)將迎來80周年華誕。在此,我們謹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所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領導、兄弟單位、同行專家、海內外所友、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昆明植物所是我國植物學、植物化學和植物資源等領域重要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昆明植物所前身是靜生生物調查所和云南省教育廳于1938年7月合作成立的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1950年4月轉屬中國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3年3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1959年4月,經國家科委批準,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59年,創辦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1999年,首批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2003年,獲批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2009年,建成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國家大科學裝置)。2015年,首批進入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試點和部分進入藥物創新研究院。 八十年來,昆明植物所的發展始終與國家重大需求緊密結合。引種煙草品種“大金元”,組織和領導橡膠宜林地考察,為我國煙草、橡膠等產業發展做出最早的貢獻。提出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種質資源庫”,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前瞻性意見和具體落實措施。參加青藏高原綜合考察和中國植物區系等重大考察,參與編研《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等重要基礎性工作,為我國植物學及植物資源研究奠定了基礎。研制“宮血寧”、“豆腐果苷”、“青陽參”、“天麻素”、“草烏甲素”、“鞘蕊花”、“復方SH”、“奧生樂賽特”、“燈臺葉堿”、“芬克羅酮”等,為我國天然藥物的發展和產業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近期研究所又與博奧集團、波頓集團、溢達集團和植物醫生等公司深度合作,形成科技創新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昆明植物所80年的發展歷程,是中國近代植物學、植物化學、植物資源持續利用與保育等領域穩步向前的歷史見證。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昆明植物所始終踐行“原本山川 極命草木”的所訓,認識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昆明植物所將繼續銳意進取,立足中國西南,輻射東南亞和喜馬拉雅,在植物學、植物化學及植物資源保育與持續利用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植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篳路藍縷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行。我們將舉辦所慶系列活動,包括學術交流、主題論壇、所史館開館、文體活動、配套環境提升等。我們誠摯邀請各界朋友蒞臨,并熱切期待國內外所友回所團聚,共同回顧歷史,暢想未來!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8年5月2日
聯系方式:于富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藍黑路132號 郵編:650201 傳真:0871-65223094 電話:0871-65223080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