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
科研進展
昆明植物所在八倍體野生草莓基因組圖譜解析及起源和遺傳分化方面取得進展 文章來源: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 發布時間:2023-08-04 | 作者:金鑫,朱安丹 | 瀏覽次數: | 【打印】 【關閉】 草莓 (Fragaria)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營養價值?,F代八倍體栽培草莓 (F. × ananassa) 起源于兩個八倍體野生種弗州草莓 (F. virginiana)和智利草莓 (F. chiloensis) 的種間雜交。然而,由于草莓屬系統發育解析涉及未知的祖先,同源染色體交換和不完全譜系分選等問題,學術界至今對八倍體草莓的二倍體祖先的問題仍存在較大的爭議。此外,對于八倍體草莓在馴化過程中的亞基因組的同源偏向性表達及轉變模式并不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庫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緣種現代組學朱安丹專題組深入解析了八倍體草莓的起源和遺傳分化特征。該研究提出了一套適用于多倍體的ALLHiC迭代掛載流程,構建了兩個八倍體野生草莓智利草莓 (F. chiloensis)和弗州草莓 (F. virginiana)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分型基因組?;?span>kmer-based的方法完成了八倍體草莓亞基因組的分離,并在此基礎上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phylogeny-free, genetic distance matrix等)重新追溯了八倍體草莓的二倍體祖先,研究糾正了國外學者在亞基因組分配上錯誤,并進一步確定森林草莓 (F. vesca)和飯沼草莓 (F. iinumae)是八倍體草莓是現存的二倍體祖先種。研究還探討了八倍體草莓在馴化過程中的同源偏向性表達分化,并基于空間四聯體方法完成了八倍體草莓的靜態和動態的同源偏向性分析,并鑒定到了一些重要的轉錄因子在馴化過程中發生了表達偏倚/轉變。 研究成果以Haplotype-resolved genomes of wild octoploid progenitors illuminate genomic diversifications from wild relatives to cultivated strawberry為題,在國際期刊Nature Plants上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金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朱安丹研究員、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Jeffrey P. Mower教授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阮繼偉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10001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31860534)等項目的資助。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