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
科研進展
神經酸是一種超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cis-tetracos-15-enoic acid,C24:1Δ15,如圖1),對提高腦神經活力、修復腦損傷,防止腦神經衰老有重要作用。目前市場上的神經酸往往來源于鯊魚等動物的腦組織,價格非常昂貴。因而,挖掘和開發植物源的神經酸資源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蒜頭果(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 K Lee)是迄今報道的種子神經酸含量最高的植物,其種油中含高達55.70-67%的神經酸,為神經酸資源的開發和可持續利用開創了嶄新的途徑。同時,蒜頭果分布在我國云南廣西的喀斯特石質山地,是典型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研究攻克了該植物由于植株各部位因含油量高而無法進行有效染色體交聯的瓶頸,首次獲得了高質量的Hi-C數據?;谇捌谒忸^果基因組草圖,通過進一步優化基因組組裝策略,最終獲得了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基因組(如圖1)?;蚪M大小為1.5G,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分別達到4.9 Mb和112.6 Mb。同時,研究人員在蒜頭果基因組中鑒別了26個與神經酸合成相關的基因,包括:20個KCSs, 4 KCRs, 1 HCD and 1 ECR(如圖2)。結合種子轉錄組分析(種子初始發育期—神經酸開始合成和中后期—神經酸大量合成和累積),發現6個KCSs在種子中高表達(如圖2),且大部分已經證明參與神經酸的生物合成。該研究為植物源神經酸的基因工程和蒜頭果的保護利用奠定了基礎。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西南林業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合作,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Data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and genes involved in biosynthesis of nervonic acid of Malania oleifera的研究論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陽天泉副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張仁綱、田曉玲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南林業大學劉愛忠教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衛邦研究員、馬永鵬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馬永鵬專題組碩士研究生姚剛(已畢業)、沈元婷以及源宜基因和北京林業大學相關團隊也參與了部分工作。研究得到了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科院西部之光及云南省高層次人才等項目的資助。
圖1 蒜頭果果實和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
圖2 神經酸合成通路以及相關基因 (責任編輯:李雪)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